上海到合肥物流未来五年,本市将基本建成首都地震立体监测网络,破坏性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,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将得到安置。推进首都圈地震预警系统和地震预报试验场建设。开展首都圈地震中短期预测预报新技术、新方法研究。
“十二五”期末,北京的防震减灾能力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,基本形成应对强震重灾的防御体系,北京城区具备抗御8度地震的能力,郊区基本具备抗御8度地震的能力。日前,北京市地震局发布了《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防震减灾规划》。
地震预警研究尚处探索阶段
规划中指出,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,地震前兆观测受到的干扰越来越大,异常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。本市地震烈度速报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,地震预警系统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。
规划还指出,本市将重点关注重要生命线与地震断裂带的交叉区、轨道交通沿线、交通走廊与重点发展新城交叉区等区域的地震安全。于2012年底前完成全市供气、供热、供电、通讯、交通、给排水和水库、http://www.hefeiwl.cn/zhuanxianeight.htm 堤防等基础设施的抗震普查和鉴定工作,分类制定抗震加固改造计划。
筹建300米综合深井观测站
“十二五”期间,本市将在海淀、房山、通州、顺义、昌平、大兴、平谷、延庆8个区县分别建设1个300米以下综合深井观测站,开展包括测震、强震、GPS、地壳形变、地电磁、水化学和水物理等内容的观测项目,实现地震观测的数字化、网络化和自动化。
http://www.hefeiwl.cn/zhuanxianseven.htm
此外,本市还将完成43个老旧强震动观测台网的更新改造,改进通讯方式,为烈度速报、震害评估和指导震后恢复重建等多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持。